看这一篇就够了 比亚迪 e 平台 3.0 全解析 您所在的位置:网站首页 比亚迪 e平台30 SUV 看这一篇就够了 比亚迪 e 平台 3.0 全解析

看这一篇就够了 比亚迪 e 平台 3.0 全解析

2023-09-28 06:40| 来源: 网络整理| 查看: 265

比亚迪的三电技术可以说一直是整个行业的翘楚,从当年发布世界上第一台插电混动车 F3DM 开始,到“542”技术,再到去年发布的“刀片电池”,每一次都能给用户带来惊喜。那么在今天,期待已久的比亚迪 e 平台 3.0 正式发布,除了 800V 快充系统、能量密度更高的刀片电池以外,还有哪些新技术?又会带来哪些新车型?

新出行-比亚迪交流群都已建立,戳这里扫码回复“对应车型”即可进群,以及新出行的比亚迪社区。

速览发布会: e 平台 3.0 标配刀片电池 电池车身一体化 八合一电驱总成 最大续航 1000km 0-100km/h 加速最快 2.9 秒 宽温域高效热泵,冬季续航最大可提高20% 800V 超充平台 全新域控制电子电气架构 BYD OS 操作系统 充电 5 分钟,行驶 150km 一、全新概念车 ocean-X

在今晚的发布会中,比亚迪带来了一款全新的概念车型—ocean-X,这也是 e 平台 3.0 的首款概念轿车,来自中型 B 级平台。“在动力、续航、空间等方面全面超越现有的电动车”,这也是官方对这台概念车的形容。

 ocean-X 的前脸造型比较尖锐,呈现出字母 X 的造型,做了折线的处理,并且在前机盖也有多条“肌肉线条”加持,颇有力量感。

首先可以确认的是新车采用溜背的造型得以获得更好的风阻系数。侧面来看,概念车型的上前悬更短、轴长比更大、重心更低,那么带来的就是车内的大空间了。其实对于 e 平台下的车型,在空间方面大家或许不用太担心。

车尾部分则比较短小,整体也比较圆润,同时采用了一体式尾灯的设计,看起来更具有科幻感。

二、BYD OS 操作系统

在智能化硬件方面,比亚迪推出了智能域控制架构,该架构由智能动力域、智能车控域、智能座舱域、智能驾驶域组成;支持高等级的智能驾驶。通过 CPU 融合,e 平台 3.0 算力提升了 30%,交互效率提升了 50%。 

同时,比亚迪在本次发布会上推出了 BYD OS,这是中国首个自主研发的软硬件解耦车用操作系统。基于新的电子电气架构和 BYD OS。在 BYD OS 的加持下,功能迭代周期将被缩短 70%,能够实现硬件即插即用,软件跨平台通用;使智能电动汽车常用常新。

从上图还可以得知一个信息,在 BYD OS 硬件系统的智能驾驶域部分我们看到了激光雷达的字眼,也就是说未来 e 平台 3.0 推出的车型将有可能搭载激光雷达。据比亚迪称,可以根据 e 平台 3.0 推出覆盖 10-40 万价格的车型。

同时,比亚迪将开放共享 e 平台 3.0,让 e 平台 3.0 成为智能电动汽车的摇篮。目前比亚迪正在与奔驰、丰田、日野、滴滴等企业洽谈。

三、车身一体化更加安全

e 平台 3.0 标配刀片电池,通过电池车身一体化、纯电专属传力路径强化电动汽车的车身强度,让燃油汽车结构的上限成为电动汽车的下限。如何实现传力路径强化?即正面传力缩小纵梁高度差,使传力更顺畅,同时通过全框式副车架分散传力使得传力路径更均匀。

比亚迪通过提升整车模态刚度,有效抑制了地板的震动,改善了地板 VTF 在低频频段 10dB 的额外振动,最大扭转别度达到了 40000Nm/ ° ,比亚迪股份有限公司执行副总裁廉玉波称这项技术能使得 e 平台 3.0 车型媲美百万级豪车的驾乘体验。

通过整车控制功能的融合(横纵向控制融合、驱动防滑控制融合),e 平台 3.0 能够实现 10ms 区间的扭矩响应,这使得极端工况下整车的响应能够更快,进一步提升安全性能。

值得注意的是,在深度八合一电驱动带来的空间优化后, e 平台 3.0 在续航方面可以做到 1000+ 公里的续航水平, 这也是首个基于磷酸铁锂电池实现 1000+ 公里的纯电动平台。 

四、三电系统(新架构)

来到 e 平台3.0 上,比亚迪在三电系统方面又进一步深度集中化,以此来提高整体的效率。

所以,在e 平台3.0 上比亚迪采用了全新一代 SIC 电控、八合一电驱动总成、热泵技术以及电机升压充电架构等技术。

最终在 e 平台 3.0 上比亚迪可以做到超 1000km 的 NEDC 续航里程、2.9s 的0-100km/h 加速以及充电 5 分钟行驶150km 等技术。

1 、八合一电驱动总成

来到 e 平台3.0 上,比亚迪为了实现更低的整备质量和更优的空间。

最终比亚迪给出的方案就是“八合一电驱动总成” 。

在这个八合一电驱动总成之下,比亚迪将驱动电机、减速器、驱动电机控制器、PDU( 高压配电箱) 、DC-DC (高低压直流转换器)、Bi-OBC (车载充电器)、VCU (整车控制器)以及BMS (电池管理器)全部集成在一起。

其中驱动电机采用了发卡式扁线电机,超薄高性能硅胶片,进一步优化磁路设计,使整个电机额定功率提升 40% ,电机最高效率可达 97.5%。

全新一代 SIC 电控,采用了自主研发的全新 SIC 模块、高性能氮化硅陶瓷以及集成 NTC 传感器。让整个电控单元功率密度提升近 30% ,电流最大支持 840A ,电压最大 1200V ,电控最高效率达 99.7% 。

全新技术让整个动力总成功率密度提升 20% ,整体效率提高了 1% ,额定功率提升了 40% ,系统的综合效率高达 89% 。

其中八合一电驱动总成还分为前驱和后驱两个版本:

前驱八合一电驱动总成:峰值功率 150kW ,峰值扭矩 310N·m ; 后驱八合一电驱动总成:峰值功率 270kW ,峰值扭矩 360N·m 。 2、高性能四驱架构

在传统的四驱架构设计中,同步电机空载损耗较异步电机高 80%。

所以比亚迪在 e 平台 3.0 高性能四驱架构中采用了永磁同步电机+异步电机融合架构,让用户能够体验到四驱的动力,两驱的能耗。

加速工况:双电机最大输出,极致动力体验。

日常驾驶:永磁同步电机为主,日常驾驶为后驱状态。

当然,后驱车型在未来也将会推出。

3 、 宽温域高效热泵系统

热泵技术可是这几年在纯电动车型上出现比较多的一个东西,它的应用就是来解决纯电动车型在低温冬季续航衰减的问题。但传统的热泵技术依赖性强,在低温环境无法更有效的工作。

所以 e 平台 3.0 中采用了比亚迪全新的宽温域高效热泵系统, 拥有 11 种工况模式,可在 -30 ℃- 60 ℃ 进行宽温域工作。

该热泵系统实际上是在车上搭载一个全新的热管理系统来对三电系统模块进行综合温控。

同时,这套宽温域高效热泵系统还采用了冷媒来对电池进行温控,相比传统的冷却液,冷媒的热效率最高提升 20% 。

官方号称:“ 标配宽温域高效热泵技术的 e 平台 3.0 的低温续航里程可提升百分 20% 。”

如今首搭该项技术的海豚已经上路使用了。

那就更期待 e 平台 3.0 车型在冬季低温的实测表现。

4 、 电机升压充电架构

有了续航和效率,充电也要跟上。

到了 e 平台 3.0 上亚迪给出了全新的电机升压充电架构,其中支持 800V 高压闪充,基于这一架构 e 平台 3.0 可以实现“ 充电 5 分钟续航 150 公里”的成绩。

当这些所有技术优势叠加积累后,e 平台 3.0 的高端车型将实现极致性能:1000km 续航里程、百公里加速快至2.9s 的能力、低温续航最高提升 20% 以及充电 5 分钟,续航最大 150km 。

所以说 e 平台 3.0 上限还是非常高的。

五、回顾 e 平台 3.0 首款车型

最后,我们来回顾一下 e 平台 3.0 的首款车型—海豚。

价格:海豚共有四款车型,售价区间在 9.38-12.18 万元。 续航:新车共有 30.7kWh 和 44.9kWh 两种续航版本,续航分别为 301km、405km/401km。 动力:顶配骑士版搭载最大功率 130kW,最大扭矩 290Nm 的永磁同步电机;其余版本搭载最大功率 70kW,最大扭矩 180Nm 的永磁同步电机。

作为 e 平台 3.0 的首款车型,在外观上,海豚的外观造型非常呆萌,新车外观特别圆润,采用“海洋美学”的设计理念是属于看一眼能记住的类型。

新车的长宽高尺分别为 4125mm、1770mm、1570mm。轴距为 2700mm。侧面看起来非常紧凑,海豚车型四米一的车长却能带来 2700mm 的轴距,作为 e 平台 3.0 的车型,这并不稀奇。

关于海豚车型的一些信息,大家可以点击:

外观解析: 海洋系列首款车型 比亚迪海豚实拍 动态试驾: 可静看可远观也可玩 动态试驾比亚迪海豚 竞争力分析:比亚迪海豚的上市带来了什么? 六、总结

在 40 分钟的发布中,我们获得了非常多有关比亚迪 e 平台 3.0 的一些消息,例如 新车型 ocean-X、800V 超充平台、1000 公里续航、2.9 秒的百公里加速以及全新的电驱系统等都值得我们期待。

“闭着眼睛买,放心开出门“,这句 e 平台 3.0 的广告语正贴切着我们的生活,从 10 年前发布了全国首款纯电动车e6以来,比亚迪在纯电车领域一直做得不错。再到现在发布的 e 平台 3.0,我们也有理由相信比亚迪能让做到让老百姓“闭着眼睛买”。

电动车市场已经进入到了下半场时代,上半场大家比拼的是电动化,在下半场,大家则更看重智能化。e 平台 3.0 是一个新的开始,就像在发布会上王总说的,e 平台 3.0 或许是大家对于电动车的幻想。



【本文地址】

公司简介

联系我们

今日新闻

    推荐新闻

    专题文章
      CopyRight 2018-2019 实验室设备网 版权所有